一声“爸爸”让他破防!看,防疫一线这些“可爱的人”
保住紫码,一起“贴贴”
成为深圳人的防疫日常
花式“炫”贴纸
足以看出深圳人面对疫情时
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
战胜疫情的力量和底气
而这份底气
更多源于防疫一线“最可爱的人”
教师、民警、退役军人……
为了击退疫情
无数平凡人挺身而出、逆行而上
守护千家平安、万家灯火
误解和质疑都不怕
罗湖教育人争分夺秒跑在病毒前
“您放心,我们绝对不会利用您的信息去进行任何非法交易,我们只是想了解您近期以来的基本状况,您的支持和配合对我们很重要……”
#点击播放视频#
在罗湖区清水河梅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,红桂中学德育处主任温艳一边梳理桌子上的表格信息,一边耐心说服手机那头的居民。
好不容易结束通话,在表格上做完标记,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,她又紧接着拨通下一个号码,直到联系完表格上的所有人员。而这样的表格她每天需要处理五六张。
这就是流调员的日常
这份日常里还常常穿插着
各种戏剧性的小插曲
听不懂对方口音,被误解成电信诈骗,被责备说是干扰正常生活,被质问凭什么调查信息,甚至直接被挂断,这些也都是温艳参与流调工作以来经常遇到的情况。
有误解也会有理解,有市民在得知温艳是教师后对她说“你们都放假了还投身到流调工作中,真是辛苦了”,一句简单的话就让她感到莫大的鼓励和温暖。
走进温艳身后的办公室
键盘声、笔画声、询问声此起彼伏
这些和她一样身着红马甲
胸前佩戴党徽的人
便是来自红桂中学的教师志愿者
自1月9日至今,温艳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地辗转于罗湖区委、泥岗村、罗湖新华外国语学校、艺嘉国际酒店等多个工作地点,微信步数在一次次引导居民核酸检测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扫楼的过程中快速上涨,手机通讯录里的已拨电话也随着流调工作的推进不断增加。
满脑子想的都是尽快排查,一定要第一时间把疫情拦截,不让病毒再扩散,我们能多打些电话就多些信息量。
——胡燕
这是红桂中学老师胡燕的
流调工作笔记中记录的一段话
亦是所有投身抗疫一线志愿工作的
罗湖教育人的心声
那就是“和病毒赛跑,护百姓平安”
“我是军人,身子骨硬,我扛得住”
60岁军人的铁汉柔情
“好的,我一会就去处理。”“到了的物资先放在指定地点!”
#点击播放视频#
在罗湖区田心村牌坊,60岁的毛善书扯着嘶哑的喉咙,忙着处理各种事务,“事情真的太多了,要一件一件来。”这样的忙碌,他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天。
毛善书有着多重身份,他是一名中共党员,也是一名退伍军人。在平时,他是笋岗街道公共事务中心综合保障部职员;疫情发生后,他是辗转6个社区支援的战士。让人意外的是,毛善书将于今年10月份退休,在临近退休的年纪,他跟所有奋战一线的年轻小伙一起,丝毫没有懈怠。“我是军人,身子骨硬,我扛得住。”
军人出身的毛善书对待自己几近苛刻
但对待群众却有一番铁汉柔情
有一次,毛善书遇到一位不肯配合核酸检测的居民。他循循善诱,也抵不住对方的“执拗”。最后毛善书忍不住敞开心扉说道:“你知道吗?我今年要退休了,我已经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了,我为什么还站在这里?就是为了大家的健康!”听到这话,居民愣住了,忙不住跟毛善书道歉:“抱歉!我一会就下楼做核酸。”
毛善书的腰椎开过刀,不能久站,但在一线,他还是每天坚持指引4000多名居民做好核酸检测工作,一站就到凌晨,经常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。腰病复发时疼痛难忍,他总是一笑而过,甚至跟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都说从没发现他的异样,问起他时,他说:“在一天岗就要有一天的精气神,垂头丧气哪里有党员的样子。”
这就是毛善书,他的故事每天都在笋岗街道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书写着。“其实我觉得,能在退休前还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,也是为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。”谈及退休后的生活,毛善书说,“如果一线还需要我,我也许会去做志愿者,换个身份,继续发挥余热。”
在防疫一线
无数个像毛善书一样的平凡党员
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
罗湖人的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
管控区民警:夫妻都在抗疫一线
一声“爸爸”让他破防
傍晚,罗湖区莲塘街道罗沙路
与仙湖路交界的管控卡点
依旧灯火通明
民警、交警……共同守护着
这道在管控区与防范区之间架起的防线
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
莲塘派出所民警刘文铭
正是这道防线中的一员
晚上8时许,刘文铭刚刚交班上岗,一个“小摩擦”发生了。原来,一位大姐在亮“码”通行时,由于网络信号延时,堵在了卡口,与小区保安发生了口角,刘文铭立刻走了上去,一边安抚大姐的情绪,一边劝她先到一旁,等待手机“亮码”。
作为一名有十几年
基层工作经历的社区民警
刘文铭最擅长的
就是与市民群众“打交道”
“特别是在疫情管控措施的早期,一些居民情绪比较焦虑。我除了给他们讲政策,还给他们做工作。劝说之下,大家也愿意配合。”刘文铭说。
晚上守卡点,白天守社区。在警务室里,对讲机中不时传来社区的即时情况……除了常规的社区巡查之外,刘文铭的手机和电脑里,目前还有74户居家隔离者的信息需要跟进。
就在刘文铭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时
在10公里之外的罗湖区南湖街道向西社区
刘文铭的妻子——罗思妮
也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奋战
“非常辛苦,我听她嗓子都哑了。”刘文铭说,为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,在卡点执勤的民警,目前都统一居住在派出所的宿舍里,虽然同在一个城市,但他已经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,没有见过妻子和孩子了。
现在,一家人“见面”的唯一方式,就是隔着手机连线。“儿子读小学一年级,女儿上幼儿园小班,很多天见不到我,他们会不停地问爷爷奶奶。我也只有休息的时候,才能打开视频看一下他们,他们不喊我还好,一喊‘爸爸’,感觉还挺酸的,受不了。”说起儿女,一向硬汉的刘文铭,瞬间红了眼眶。
为了“大家”的平安
刘文铭不得不暂时割舍
对“小家”的思念
“我从小在深圳长大,后来出去读书,又回深圳当武警,再考上警察,在这里成家立业,守护万家灯火,对深圳有很深的感情。作为一名人民警察,我有责任坚守岗位,希望疫情可以赶快得到控制,大家都可以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。”
这些“不顾家”的社区工作者
其实是最贴心的人
邹添文已经连续好多天在办公室过夜了。
一张折叠床,一件军大衣,就是他的全部行当,早午晚餐盒饭供应。自深圳“0107”疫情发生,在东晓街道兰花社区工作的每位一线人员都是如此。
邹添文是兰花社区党委副书记,每天要负责许多工作:核酸检测点的搭建、管控数据的落实、接听居民电话并且逐个想方法解决……他在兰花社区工作已有十一年,许多居民都认识他,跟着他在辖区走一圈,你可以听到“邹先生”“邹书记”“老邹”等等对他的称呼,几乎每个居民遇到他都会跟他打招呼,是名副其实的群众“贴心人”。
从早上七八点到晚上十二点,他的电话几乎都是响铃状态,要买药的居民、要去产检的孕妇、在隔离需要防寒物资的商户、家里的猫没人喂的住户……一桩桩、一件件让邹添文一直处在忙碌状态,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,接到电话饭还没吃完就出去,处理完事情回来,饭已经冷了。
“这十一年,我天天跟居民打交道,大家认识我也是很正常的嘛!”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。“我们的工作是为百姓,我们自己也是百姓,有了难处第一时间肯定也是找政府帮忙解决,人都是这样嘛,将心比心,尽量去解决他们的困难。”
“你看我也常常跟居民开开玩笑,唠唠家常,这样他们才能平复情绪,三年以来,防疫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,唯有做好眼前的事,不去想别的,科学防疫、快乐防疫,无论在顺境逆境,都要把事情做好,把日子过好。”邹添文感慨道。
”
“你要的试卷送来了!”
疫情下社区网格员的“多重”身份
“请收好,这是你姐姐的作业,你们在家注意防护,开心一点。”
说完,王庆春就从防盗门的缝隙里,把厚厚的一沓试题递了进去。王庆春是罗湖区东晓街道草埔东社区的一名网格员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,她负责为社区里的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保障。
事情起源于1月11日,王庆春收到了隔离人员陈女士打来的电话,询问能不能帮忙打印孩子的假期作业,王庆春打印好后立即送到了陈女士家中。
1月14日,陈女士又发了一份40页的学习资料,并表示这次页数有点多,都不太好意思麻烦她了。但是王庆春安抚她说没关系,还帮她打印好送上了门。
陈女士非常感动,她说,非常感谢社区的关心关爱,除了采样点、卡口执勤等工作,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下,还能照顾她个人的心情、满足家人的需求,非常暖心。
王庆春表示,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的基本服务,主要包括上门送生活用品、快递包裹、收集生活垃圾等;另外,他们还会每天微信或者打电话关心隔离人员的身体和生活情况,及时了解并力所能及地满足居民的需求。
考虑到有些居民隔离时间比较长,网格员还会在精神上鼓励支持居民,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压力。王庆春说,能够为大家服务,她很开心。
在防疫一线,还有很多像王庆春一样的网格员,他们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,构筑社区疫情防控的“防火线”。
无数坚守、奉献、奋斗的普通人
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望同一份期待
无数令人动容的场景
宛如战“疫”长歌中跳动的乐符
激昂着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奔赴
也聚集起更多逆行守护的力量
我们终会跨过冬天的考验
步入生机盎然的春天
统筹整合:新时代新罗湖
往期精彩回顾
来都来了,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~